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走出家庭之后,我感觉活得比小时候轻松多了?不是因为社会更简单,而是因为在家庭里,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压迫感。犯错、道歉、被责备……好像永远在循环。但出了社会,我发现,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简单、这么“reasonable”(讲道理)。这让我开始反思——是家庭有问题,还是社会太友善?
Free Consultation作者信息:
逸嘉是一名骄傲的酷儿心理咨询师,现居于塔卡隆托(殖民政府称为多伦多)
在我小时候,犯错就像一场天灾,随时可能引发情感上的大地震。
比如,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时间安排冲突了,同时答应了家长和同学的邀约。当我提出要和同学出去玩时,家长的反应不是理解或者帮助调整,而是开始质疑我:“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为什么总是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你是不是不爱我?”
这种质问让我感到巨大的情感压力,好像我的任何决定,只要没有把家长放在第一位,就变成了“罪过”。甚至连单纯的和同学聚会,也会被解读为一种对家人的不尊重或背叛。
家庭规则: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学会了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做出任何可能被误解的决定,但也因此总是感到疲惫和压抑。
后来,我发现社会规则完全不一样。
举个例子:我刚开始工作时,有一次发错了邮件,把文件发给了不相关的人。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完了,这下要被骂死了,要被吼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同事只是说:“哦,下次小心点。”甚至还教了我怎么避免这种错误。整个过程完全没有指责,更没有“道德绑架”。
社会规则: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外面的世界竟然这么宽容。没有人会假设你的行为是出于恶意,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你只是犯了一个“人之常情”的错误。
但家庭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你走出家门就消失。
比如,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了下午一起吃饭,但她临时改了时间。我明知道她不是故意的,但我却开始感到一种熟悉的情绪——被忽视、不被尊重。这让我反思:这其实是家庭对我的“后遗症”,让我总是下意识觉得别人会像父母一样,把我的行为解读成“问题”,或者对我“不够好”。
外面的世界并不是完美的,但比起家庭,它的合理性是明显的。
在社会中:
而这些在家庭中可能完全行不通——因为在许多家庭里,父母的权威和情绪凌驾于一切之上。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起点,但它不一定是我们自由的地方。如果你和我有类似的经历,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外面的世界并不完美,但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也许你会遇到不合理的人和事,但与家庭不同的是,你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方式。你可以设定界限,保护自己的情绪健康;你可以寻找支持你、理解你的人,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外面的世界有规则、有宽容,最重要的是,你有主动权去塑造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需要被家庭的阴影定义,也不需要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而活。虽然世界并不完美,但你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