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吗?在这部电影中,各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化身为不同的角色,分别影响着主人公的经历。这种有趣的设定与内部家庭系统(IFS)治疗的核心概念十分相似: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不同的“部分”。让我们深入了解IFS如何定义这些“部分”、它们如何互动,以及这种疗愈方法如何帮助我们以同情的方式接纳自我。
Make An Appointment作者信息:
逸嘉是一名骄傲的酷儿心理咨询师,现居于塔卡隆托(殖民政府称为多伦多)
IFS是一种由理查德·施瓦茨博士(Dr. Richard Schwartz)开发的心理治疗方法,认为我们的心智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情感、信念和动机。与其将心智视为一个单一的整体,IFS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多个“微型人格”,这些部分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像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角色一样,这些内在部分往往有着自己的视角和角色,在我们内心形成复杂的互动。
根据IFS的观点,这些内在部分不仅仅是情绪;它们有着特定的动机和作用。例如:
比如,一个人可能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焦虑(焦虑部分),另一部分则可能试图通过食物或酒精来缓解焦虑,还有一部分可能会对这种方式进行批评,导致内在冲突。每一个部分都有其正向的意图,尽管它们的方法有时可能显得适得其反或令人不安。
IFS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没有坏的部分。即使那些看似有问题的部分,比如焦虑或自我批评,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试图保护我们。焦虑的部分可能是在试图保护我们免受社交排斥的伤害,而批评的部分可能认为自己是在帮助我们避免尴尬或失败。
通过好奇心和同情心来接近每个部分,我们可以逐渐理解它的真正目的。通常,那些表现极端的部分被“困在”过去的经历中,承载着来自创伤或压倒性事件的强烈信念。这可能导致它们在当下表现出虽然是保护性但却让人感到破坏性的行为。
IFS疗法的工作原理是帮助这些部分释放其“极端”角色,并恢复自然的平衡。当我们倾听每个部分的故事,肯定它的感受,并理解它的意图时,这些部分就可以放松下来。这时,IFS中的“自我”(Self)角色尤为重要。自我被认为是我们核心的、智慧的、富有同情心的内在中心。自我能够非评判性地与我们的各个部分互动,帮助它们感到被看见、被重视,最终得到疗愈。
通过这种充满同情的内在对话,IFS鼓励我们在自己内部创造和谐。通过疗愈和减轻各部分的负担,我们可以开始以更自我接纳、坚韧和平衡的方式面对生活。简而言之,IFS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自己,使我们所有的部分都能够健康、互相支持地共存。
因此,下次当你注意到内心的批评或焦虑时,不妨尝试以好奇心而非评判来对待它。你可能会发现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具有善意、想要保护你的部分。